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禁止群租前 请建好足够的便宜出租房

发表于2013-11-27

在11月26日的专题会议上,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,全市要一起对房屋违法出租“出狠招”。即日起北京市开始排查出租房安全隐患,今年12月起进行治理违法租房试点;明年春节前开展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调查。到2014年,北京将基本杜绝群租房现象。(11月26日《法制晚报》)

  禁止群租,其实早有规定,2011年2月,住建部就出台《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》禁止群租———出租住房的,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,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。2013年7月,北京市住建委等又发布《关于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规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。从这来看,禁止群租早就有法可依、有据可查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这还是能引起社会关注,可见这背后的公众焦虑。这次北京副市长表态,称2014年北京将基本杜绝群租,不过是对既有规定的一种执行。

  禁止群租的理由很充分,一些深受“群租”之害的业主曾结成“反群租联盟”,对群租的危害进行了罗列———1、群租人员混杂,带来治安问题;2、卫生、噪音等扰民问题;3、改造房间带来的隐患等安全问题;4、使用公共设施的人增多,带来设施损耗报废加快、配套资源可能不够用等问题。这些问题,从既往的经验来看,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真实存在的。客观分析,群租的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,对其进行规范甚至禁止,虽然方式上看起来有点简单粗暴,但善意初衷无法否认。

  只是,群租行为从来都不是自然发生的,为何这些人明知道群租不方便、不好,却还要选择群租呢?而且即便政府发文禁止,也很难杜绝群租行为呢?显然,租金太高是无法忽视的现实。据统计局数据显示,北京市房租价格从2009年3月起,连续52个月同比上涨。本来,房价就已经高企,是“北漂”一族无法承受之重,而随着租金也不断上扬,在“买不起”与“租不起”的两难选择下,“群租”便成为一种经济理性的选择。而据媒体报道,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“蚁族”式的生活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。

  如今要禁止群租,正如网友所问的那般:那群租的人住哪?那刚毕业的大学生向上的青春如何承载?事实上,就北京禁止群租而言,尽管副市长信誓旦旦地表示“2014年便可杜绝”,但现实情况恐怕难言乐观。一者,因为禁止群租政策的出台,执法者将面临群租治理过程中“进门难、认定难、执行难”的问题,能不能执行到位还存在疑问;二者,一旦禁止群租执行到位,租房需求便会提升,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房租的上涨,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。

  因而,只要租房市场里的供需矛盾无法得到纾解,群租便仍然会有市场。对此,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建议,“保障房中公租房的建设比例应该提高,公租房的面向人群也更应该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新就业人群倾斜,出台并放宽外地人申请公租房的条件”。诚如斯言,在群租问题上,可以禁止,但更要释放住房需求。只有建好足够多、价格便宜公道的租赁房,群租的需求才会减少,甚至消失。毕竟,要不是现实无奈,谁愿意选择群租呢?

上一页|1|
/1页